close

來到麗江的第一個晚上,決定安排給名聞遐邇的「納西古樂」

↑ 宣科先生,領導的大研古樂隊納西古樂已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
被稱為“東方音樂活化石”。

表演的地點在城中的離「大研納西古樂會」,水車不遠
問了票價,依座位位置分為人民幣C區100、B區120、A區140三種價格
合台幣約400、480、560元
哇!!!好貴呀~~~我一天的總支出也才台幣1000元(人民幣250)的預算而已耶
一張票就花掉我半天的預算,我剩下的還要分給住、車錢、吃飯跟其他娛樂
可是難得來這一趟,不去看看確實又有點可惜(內心無比掙扎ING~)
此時,一名婦人前來跟我搭話說她手上有她老公的導遊証
可以利用導遊証幫我購買門票,任何一種票價都可減20元
算一算可以省台幣80元,剛好是一天的住宿費哩~買啦~買啦~
可是這下該買哪區的座位呢?買便宜的坐太後面,買貴的又好心疼,
ㄜ。。。。(內心再度無比掙扎ING~)
最後為了能夠近距離的觀賞,咬著牙買了A區140元的票,折價20元後付了120元
進了劇院後,我內心偷偷的替我多付的40元流了幾滴不值的眼淚
因為當天觀賞的人非常少,A區空曠到不行
最後還靠所有B、C區的觀眾坐過去才略顯人氣...(ㄛ~捶心肝ING~)

納西古樂介紹:
納西古樂會集古老樂曲、古老樂器和高夀藝人為一體,被譽為稀世“三寶”
古樂會演奏的樂曲歷史悠久,古樸典雅,最早可追溯至唐代
而古樂會的成員中,有半數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藝人

納西古樂由《白沙細樂》、《洞經音樂》和皇經音樂組成(皇經音樂現已失傳)
融入了道教音樂,儒教音樂,甚至唐宋元的詞、曲牌音樂,被譽為“音樂化石”





納西古樂有一套嚴格的傳承方式,他們遵循以師帶徒或父帶子的方式
使古樂代代相傳,並用工尺譜為媒介以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教
師傅口唱工尺譜,一曲曲一句句地教,徒弟一曲曲、一句句地背
邊背工尺譜邊學習演奏一件樂器,然後逐漸實踐,邊學邊奏,直至逐曲熟練
正是由於這種嚴格的傳承方式,納西古樂才得以流存至今

↑疑惑:納西古樂中為什麼會穿插藏族女子的歌唱表演?


↑看完後亂逛時,發現路邊有一隊農民納西樂隊正在進行露天表演

↑我一直覺我看到彼得潘
觀後感:我這輩子真的藝術這回事扯不上邊
全站熱搜